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 厦门翔安洋唐居住区捧回国家级人居环境大奖

厦门翔安洋唐居住区捧回国家级人居环境大奖

2025-11-19 14:44:28 [热点] 来源:新闻时评网

厦门翔安洋唐居住区捧回国家级人居环境大奖

洋唐居住区是厦门翔安我省目前建成的最大保障性住房综合体。(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董荣娣)说起位于翔安区的洋唐洋唐居住区,住户会将自豪写在脸上。居住家级这个小区被外界称为厦门最美保障房小区,区捧曾获中国建筑界的回国环境“奥斯卡奖”鲁班奖,是人居福建省首个也是目前建成的最大保障性住房综合体。

最近,大奖洋唐居住区又收获一张高含金量“名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选为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厦门翔安这是洋唐此次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居住家级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洋唐居住区此次斩获大奖,区捧背后展现了建设和谐宜居保障房社区的回国环境持续努力:厦门以“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通过“高起点规划、人居高标准建设、大奖高效能管理、厦门翔安多层次保障”,高品质推动住房保障工作,持续做优民生工程,推动多元群体和谐融合、共享发展,让更多老百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更好感受厦门的人文关怀、城市温度。

配套完善

下楼就是学校商超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郑民锋一家三代人住进洋唐居住区已经六年,谈及在这里安家的感受,郑民锋用两个字形容:方便。

同时作为母亲和女儿,在选择居住地时,郑民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有没有书读,老人是否可以享受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洋唐居住区几乎满足了我对住房的所有要求。”她说,小区配建了幼儿园、小学,住户可享受全学龄教育配套,孩子下楼或过一条马路就能轻松上学。读完小学后,孩子们还可能就读科技中学翔安校区。此外,面积达6.5万平方米鼓锣公园也近在咫尺,很多市民在这里晨练、晚休闲,能充分满足老人的休闲需求。

作为厦门在岛外开发建设的第一个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体,洋唐居住区一、二、三期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占地41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最多可容纳约3万人居住在此。如何实现老百姓在这里“住得进、住得下、住得好”?厦门将其作为“和谐人居”设计试点项目,兼顾职住平衡和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从完善配套入手,高起点规划,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教育方面,共配建4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实现住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教育均可在小区周边完成;交通方面,设置地铁站点、公交场站,住户进岛通勤便捷省心;商业方面,配套建设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闽篮城市广场,集超市、餐饮、购物、健身、娱乐于一体;其余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影院、公园、医院等设施也一应俱全,能满足住户日常所需……

“厦门把洋唐居住区按照综合社区来规划,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集成民生服务,力求做到配套齐全,适宜居住,便捷出行,方便居民生活。”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的洋唐居住区宛若一个小城镇,已经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

15分钟,代表着一种宜居生活指标——不仅体现着居民在实现日常生活所需时的便利程度,同时也是社区空间网络丰富性与连通性的综合结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提升社区服务的可及性,实现舒适便利、生态宜居的高品质人居环境,让老百姓感到幸福就在家门口,“圈”出美好生活。

推窗见绿

践行新时代“好房子”理念

实现绿色高品质人居

“居住环境比原来好很多!”六年前,李明红从马巷的老房子中搬出来,住进了洋唐居住区。“虽然户型不大,但南北通透、明厨明卫,品质可以媲美商品房。”有时候,她在窗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阳光透过窗子洒满屋内,望着小区内一片绿意盎然,李明红感到前所未有的安静与自在。

高品质建设创造高品质生活,洋唐居住区之所以能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数据显示,洋唐居住区建筑密度小于30%、绿化率高于33%,这意味着楼栋间距大、绿化多,住户推窗见绿,光照不会因邻近楼栋太近而被遮蔽。

小区均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和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小区进行建设,小区绿地普遍建设了海绵设施,建筑大量采用了光伏、光导等节能环保技术,仅地下车库的光导照明就铺设了200多个,不仅节能降耗,还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

不仅如此,洋唐居住区及周边区域也采用了海绵城市设计——城市的雨水通过透水路面被城市园林植被和土壤吸收、涵蓄,多余的水经暗渠收集排放,一部分引流到旱溪和水系公园;生活污水处理后的部分尾水,也回用于旱溪生态补水;溪边及水中的挺水植物、藻类则可进一步净化水质。“水系公园、旱溪公园的设计建设既生态环保,又提供了市民休闲漫步的绿色空间。”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居住空间之外,洋唐居住区还不断根据住户的实际需求优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譬如,针对住户电动自行车停放难、充电难、违规停放等烦心事,因地制宜建设了2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棚,打造绿色安全的出行、停车环境,提升居民居住体验;为了实现居民垃圾投放不脏手、垃圾箱房不熏人,小区建设了17个密闭式处理的智能垃圾屋,强化居民环保意识,助力垃圾分类标准化、减量化、资源化管理。

科技赋能

保障房“智”理精细化

居民生活有安全感

无论是配租保障性租赁房,还是配售保障性商品房,位于洋唐居住区的房源总是十分抢手,备受市民青睐。许多申请户给出的理由,除了小区生态环境好、交通方便、配套完善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小区管理规范。

如何在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舒适感的同时,还兼顾加强保障房使用方面的监管力度,避免公共资源流失?这是厦门提升住房保障水平的“后半篇文章”。以洋唐居住区为范例,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住房保障中心正在探索保障房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促进加强监管与提升服务兼顾。

洋唐居住区充分运用科技赋能保障房小区管理,依托“两套系统”——保障性住房监管精细化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辅助监管。人脸识别系统投用后,住户无需随身携带门禁卡即可出入,无关人员无法随意进出小区及楼宇,住户的安全更有保证。管理部门也能实现空置房管理、停车管理、出入口管理等业务线上化管理,及时发现长期空置、转借转租等违规使用行为,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小区智慧安防常态化管理机制。

科技创新还能带来有温度的服务。利用大数据,管理部门可以精准掌握小区残疾人及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出入情况,若发现长期没有出入记录的住户,将及时入户查看情况,询问住户是否生活困难,提供关爱服务。

点击

住户超过2.5万人

多元群体 如何实现融合?

洋唐居住区在厦门众多保障房小区中,不仅面积最大、住户最多,入住群体也最多元——洋唐居住区内涵盖的房源类型包括保障性租赁房、保障性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人才住房等,目前住户超过2.5万人,其中城镇双困家庭租赁约50%,无住房家庭购房约30%,来厦就业创业新市民租赁约15%,高层次人才购房约5%。

即便聚集了这么多类型的保障群体,洋唐居住区的住户之间却鲜有纠纷,保持良好邻里氛围,形成了多元包容的“社区大家庭”,秘诀在哪?

市住房和建设局打造的“住房直通车”近邻党建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打通党群关系、邻里关系“最后一米”,洋唐居住区社区治理实现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小至生活设施的配置,大至社区治理,都邀请群众全程参与。同时,经过挖掘,本小区内医生、警察、法官、律师、教师等专业人才组建起志愿服务队伍,就近为居民提供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实现社区内互需互助、爱心互帮、自治管理。

为了分类精准提供帮扶服务,厦门住建部门聚焦保障房业主特性,建立“重大变故必访、生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三必访机制,将辖内居民按照老、特、贫、一般居民等四种类型设立红、橙、黄、蓝“四色信息卡”,加强重点对象关怀帮扶。

此外,洋唐居住区管理方还整合洋唐居住区周边企业及住户资源,定期举办针对小区住户的定向招聘活动,推动生活困难住户就近就业,以实现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居民互助互补,和谐共居。

(责任编辑:宇宙奥秘)

推荐文章
  • 华为矿山汇散牢靠等保处置妄想为庞庞塔煤矿斲丧构建牢靠“防护盾”

    华为矿山汇散牢靠等保处置妄想为庞庞塔煤矿斲丧构建牢靠“防护盾” 夜色艰深深薄,小大天一片宁静,但正在七百多米的井下深处,少少的巷里讲灯水透明,一台台采煤机、一台台挖进机、一个个汗如雨下的身影,正正在如水如荼的背着希看进收。那边拼搏自动的人们,惟独一个配开的名字:庞 ...[详细]
  • 厦门今日启用“健康通行码” 手机即可申请

    厦门今日启用“健康通行码” 手机即可申请 东南网2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 通讯员 张从云)2月13日,厦门市正式启用“健康通行码”,这是厦门市卫健委根据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就医结果权威发布居民健康状态,提供就诊结果实时 ...[详细]
  • 工人在组装经典产品

    工人在组装经典产品 近年来,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打造一流商用车品牌。这是该公司工人在组装经典产品长安星卡PLUS。记者白永民摄 ...[详细]
  • 厦门毅科技探索中心全年对医务人员免费开放

    厦门毅科技探索中心全年对医务人员免费开放 诚毅科探全年对医务人员免费开放东南网3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滕钦祥)为致敬医务工作者,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凭本人医师证或护士证及身份证 ...[详细]
  • 国庆节前国内电厂对于印僧煤推销力度放缓

    国庆节前国内电厂对于印僧煤推销力度放缓 由于远段时候印僧煤报价延绝上涨,减上海运费也有小幅提降,正在双重成份配开熏染感动下,印僧煤到岸价与广州港内贸4500卡价好呈现连绝削减。妨碍9月28日,3800卡价好下风由8月上旬的200元/吨以上削 ...[详细]
  • 厦门海事局保障海上客运交通陆续复航

    厦门海事局保障海上客运交通陆续复航 海上交通陆续复航厦门海事局供图)东南网2月27日讯通讯员 罗盈)近日,厦门市内第一码头至内厝澳、第一码头至嵩屿、内厝澳至嵩屿航线等岛内海上公共交通航线,以及厦门至漳州的“海上巴士&rdqu ...[详细]
  • 第七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实施

    第七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实施 本报讯(记者薛宁)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从11月15日起,第七批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及三明联盟8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正式落地实施。我市共有33家公立医疗机构、武警部队医院和部分定点民营医疗机 ...[详细]
  • 《定州市2022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

    《定州市2022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 本报讯记者张春红、通讯员赵磊)近日,《定州市2022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并实施,以工业领域、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为重点,通过管理、规划、公众监督与约束等手 ...[详细]
  • 七月下温去袭 疫情好转 煤可能约莫吗?

    七月下温去袭 疫情好转 煤可能约莫吗? 远日随着多天宣告下温黄色预警,预示着“迎峰度夏”时段的到去。远期多天疫情好转、歇工复产增长能源需供删减,叠减国内能源价钱输进压力,往年炎天我国的煤冰保供能跟患上上吗?电厂存煤较 ...[详细]
  • 厦门莲岳路松柏路提升改造有望4月底完工

    厦门莲岳路松柏路提升改造有望4月底完工 厦门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洪扬扬)近日,记者从市政部门了解到,第三轮市政设施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和地铁2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自复工以来,正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力争把被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