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宣布减免房产税:“三无人员”首套可免征,上海会跟进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最近出现了新的趋势。
9月20日,税首上海重庆发布关于修改《重庆市关于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免征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的决定(下称《决定》),将征收对象中“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三无人员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调整为“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也就是说,对在重庆新购首套普通住房的“三无人员”免征房产税。
易居研究院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一政策代表了房产税领域的放松导向,是各地认房不认贷、限购取消后第三类比较重要的政策放松,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他认为,结合近期“房地产税未纳入立法规划”的讨论,重庆此次出台的政策体现了房地产税的改革会更加审慎,总体上目前各类政策都是朝着降低购房成本、鼓励购房需求积极释放的方向推进的。
房产税实行12年后首次调整
从2011年开始,重庆、上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座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城市。重庆对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新购的高档住房、“三无人员” 新购的普通住房征税,上海对本市居民家庭新购的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非本市居民家庭新购的住房征税。
12年后,这一政策首次出现了松动。根据《决定》,重庆对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三无人员”免征房产税,并将纳税期限由每年的10月1至31日调整为每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并且,2017年1月14日至2023年9月19日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三无人员”在《决定》发布后也无须继续缴纳房产税。
严跃进指出,认房不认贷政策属于金融政策,限购取消属于行政政策,而此次房产税政策则属于财税政策。至此,各地政策宽松三把斧已经齐全,即覆盖到了金融、行政和财税,充分体现了政策放松的涉及面较广。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重庆刚刚落地“认房不认贷”的措施,加上首付比例下调,“三无人员”在重庆购房时既可以认定为首套,又是免征房产税,享受了多重政策组合拳的优惠,有助于认房不认贷政策利好的释放。他指出,由于近两年市场需求量萎缩,买家购房信心并不充足,重庆去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至少持续了4年以上。虽然中间有过小反弹,但并没有改变整体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形势。
根据易居研究院跟踪的百城住宅库存数据,自2021年秋季,重庆楼市的存销比开始出现急速上涨,从2021年7月的6.3到2022年7月的28,在短短一年之间猛增了3倍。这也证实,重庆确实面临着较大的去库存压力。
张宏伟表示,如今重庆房产税征收对象范围对“三无人员”放宽、认房不认贷等政策组合拳措施落地,起码有助于提振重庆楼市的信心,也有助于楼市去库存。
重庆放松了,上海会跟进吗?
除了实行已久的房产税以外,尚未出台的房地产税也有新的动向。9月初,《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对外公布,明确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财税领域法律将在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房地产税立法未被纳入其中。
尽管只有一字之差,房产税和房地产税仍有很大区别。目前重庆、上海征收的房产税是一种财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而尚未出台的房地产税不仅包含房产税,还包含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尽管出台了以认房不认贷为核心的一揽子纾困政策,新房和二手房带看和访客量明显增加,但交易量回升不明显。房地产税立法推后,并早早将这一信号释放出来,有利于稳定市场的预期。
严跃进也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是重点工作。目前正是减税、免税的关键时期,不存在近期收紧购房税费的可能。
而另一个问题是,在重庆出台减免房产税政策后,另一座征收房产税的城市上海会跟进吗?对此,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海目前没有必要出台类似政策,因为认房不认贷、放松限购等政策是由中央高度统一部署的,因此广州8月底宣布认房不认贷以后,深圳、上海、北京也取消了认房不认贷,总体思路是非常相似的,所以那些政策的放松可能性大。但是征收房产税的只有上海和重庆,也谈不上要不要统一部署,都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重庆减免房产税有利于刺激外来人口买房,对本地楼市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对于上海来说,房产税对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影响不大,老百姓对房产税的敏感性也不强,因此即使放松了,实际来讲市场反响可能也一般。因此,调整房产税只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的,而非统一要求的放松方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电影点评)
- 心岸市场震撼下止 本月煤价何往何从
- 未来产业“路线图”出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将形成哪些标志性产品?
- 需求复苏带动“经济风向标”回暖,1月PMI超季节性回升背后
- 国资委开年会议释放新信号:聚焦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多次点题人工智能
- 欧盟对于俄罗斯煤冰禁运正式去世效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以中国为范本!亚洲加速绿色发展|快讯
- 焦煤市场:远期稳中偏偏强 远期耽忧尚存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春节8天收入164亿元,持续火爆的哈尔滨如何留住“泼天富贵”?|新春走基层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统计局:9月下旬齐国能源煤价钱涨幅进一步扩展大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迎峰度冬”止情会好于夏日?
- WTO遭遇边缘化,龙永图:应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聚焦博鳌
- 未来产业“路线图”出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将形成哪些标志性产品?
- 美联储今年可能降息,AI的爆发点燃通胀预期
- 让后浪更汹涌——陕煤总体黑柳林矿业公司强人哺育十年工做纪真
- 调查!红海航道危机,集装箱船舶被迫绕航、运价大涨致数量大降七成,中欧班列机会来了
- “五一”小长假临近 厦门不少酒店登上热门榜单 views+
- 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 地月之间架起新“鹊桥” views+
- 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 厦门首次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 views+
- 厦门初三生复课第一天 有情!有序!有爱! views+
- 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 views+
- 厦门3.8万名初三学生今日复课 各校返校措施非常细致 views+
-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views+
- 厦门市教育局发布2020年中招体育考试工作方案 views+
- 今起厦门市民可通过微信购买“五一”过渡船票 views+
-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去鼓浪屿要预订船票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