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 题: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新华社记者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难题 共促世界和平”分论坛2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博鳌
与会嘉宾表示,亚洲全球安全倡议以共同安全为宗旨、论坛落实以时代需求为导向、中外以开放包容为原则、嘉宾以务实行动为抓手,共话蕴含着先进的携手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近两年来,全球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安全支持赞赏,写入了多份双多边文件,倡议在国际安全领域掀起了以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安全的博鳌正气。”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说。亚洲
他表示,论坛落实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外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嘉宾中国立场》文件,积极开展穿梭外交。围绕巴以冲突,中方在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成功推动安理会通过冲突爆发以来首份决议。去年以来,还成功助推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带动中东地区形成和解潮,为有关地区国家化解分歧矛盾,实现睦邻友好树立典范。“促进对话协商、矢志解纷止争已成为全球安全倡议的鲜明标志。”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长凯拉特·萨雷拜表示,全球安全倡议的“六个坚持”,以及针对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国际安全关切提出的20个重点合作方向,为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国家间争端提供了令人信服和极具可行性的框架。
“中国始终不渝地与各国共同应对挑战,为全球安全贡献智慧和方案。”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秘书长哈维尔·卡斯特拉诺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相继提出系列全球倡议,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尽早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意义重大。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强理念融通,深化维护共同安全的国际共识。”陈晓东透露,中方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为深化倡议理论政策研究搭建平台,还将于近期发布《全球安全倡议落实进展报告》,为国际社会进一步深入推进倡议合作提供参考。
陈晓东说,中方将积极推动上合组织、亚信会议等多边机制合作,并在东亚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加强协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共同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为世界树立样板。(记者朱超、成欣、夏天)
- ·市场贯勾通接供需单低 甚么光阴迎去拐面?
- ·生猪6月销售“量价齐降”!越卖越赔,上市公司如何走出亏损泥潭?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拖累PPI,4月同比下降3.6%|快讯
- ·3月规上企业营收由负转正!利润仍同比下降|快讯
- ·国庆节预先 市场背上借是背下?
- ·同比增长5.5%!上半年GDP出炉|快讯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周11家上市公司被查
- ·上半年进出口20.1万亿元创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
- ·齐球尾要煤冰斲丧国老本扩散情景
- ·APEC商务旅行卡替代签证5月1日正式实施|快讯
- ·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万亿蓝海市场待开拓
- ·前5月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5%,下半年央企投资将持续加力
- ·战下温 保供电丨多天删减电煤 电力进心
- ·五一铁路运输1.33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2794万人次|快讯
- ·大幅回暖!铁路一季度收入大涨18.2%,去年净利润亏损696亿元
- ·3.5%!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微降|快讯
- ·继榆林之后,鄂我多斯“煤管票”也要消除了?
- ·4月多地用电量增长背后:工业服务业回暖两旺,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 ·减税、降息、发力信贷,发改委等四部门聚焦降成本
- ·6月10日起12306网站试行在线选铺服务,6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旅客优先分配下铺|快讯
- ·俄能源部提出目的:到2050年俄罗斯天下煤冰市场份额达25%
- ·国企改革预期进一步升温,下半年这些领域值得关注
- ·上半年进出口20.1万亿元创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
- ·月内三次强调部署!央企明确发展新方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揽子政策即将出台
- ·齐景体验看煤矿,明面多少多?
- ·商务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快讯
- ·下位库存、需供降降、导致心岸悲不美不雅激情锐敏紧锁 月尾以前煤价易有转折
- ·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万亿蓝海市场待开拓
- ·经济复苏,再复苏|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
- ·“姜你军”重出江湖!批发价突破10元/斤,囤货商看涨心态增加,高价格仍将持续
- ·七月下温去袭 疫情好转 煤可能约莫吗?
- ·APEC商务旅行卡替代签证5月1日正式实施|快讯
- ·生态环境部答《华夏时报》记者问:对监测数据造假“零容忍”,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快讯
- ·2022年住房公积金个人房贷金额减少15%,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能否惠及更广人群?
- ·煤市坚持场所时事甚么光阴被突破?
- ·生猪6月销售“量价齐降”!越卖越赔,上市公司如何走出亏损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