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时评网 > 综合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30亿元,一碗鱼胶如何撬动海洋经济产业链?
新闻时评网2025-05-18 04:28:12【综合】3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近日,为持续加强企业溯源体系建设,官栈与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进行了全球花胶溯源体系建设战略合作签约,共同推进完善鱼胶行业高品质溯源体系建设、鱼胶行业标准体系、科研技术与鱼胶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继鲜炖燕窝之后,又一个中式新滋补品类站上了新生代“轻养生”的模预风口——即食花胶。
软甜香糯、计增济产开盖即食、至亿一碗等于一个苹果的元碗鱼胶洋经业链热量,口感却超越苹果十倍不止;几乎0脂肪,何撬却富含胶原蛋白——即食花胶,一举切中了年轻女性容貌焦虑、年龄焦虑、身材焦虑的三重痛点。《华夏时报》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搜索发现,“即食花胶”关键词下上万条SKU,而微博“即食花胶”相关产品信息也超过20W条,互动达77w+。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鱼胶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国内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鱼胶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我国鱼胶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230亿元,2022—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0%。
市场火热的同时,“即食花胶”面对的是任何新品类都会面临的行业乱象,准入门槛低,品牌质素参差不齐;原料难辨真伪,相关行业标准缺失;营养工艺不透明,食品安全信任状未建立……对此,行业内专家陈晓旭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即食花胶作为市场新产品,相关标准制定需要行业内企业以及各方共同参与建设,向优秀者“看齐”。
近日,为持续加强企业溯源体系建设,官栈与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进行了全球花胶溯源体系建设战略合作签约,共同推进完善鱼胶行业高品质溯源体系建设、鱼胶行业标准体系、科研技术与鱼胶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鱼胶产业全产业链智库等工作。而此举为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强花胶产品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溯源体系,完善行业标准
鱼胶又称花胶、鱼泡、鱼肚、压胞等,是鱼鳔干制品。回溯花胶走红路径,逻辑十分清晰。作为传统补品、“海中人参”,由于原料难得、价格昂贵、制作困难等原因,花胶一直未能得到普及。随着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消费升级等趋势推动,适逢其会,即食花胶C位出道,爆火出圈。
据统计,我国超七成花胶消费人群年龄在35岁以下,消费频次高,购买金额大。随着更多以年轻人为代表的新人群加入,反向倒逼滋传统花胶滋补赛道的市场变革,朝着更适合年轻人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的方向发展。这也为鱼胶滋补品牌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但是,爆红式的品牌营销固然能迅速触达消费者心底,然而最终能形成稳定拥趸长期复购的,必然还是品牌自身具备的产品实力与用户的信任程度。
今年3月,广东省工信厅等9部门印发了《广东省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三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利用岭南特色食用农产品及药食同源食材发展特色健康食品;要发挥食品高频必需品消费的特点,引导企业建立“一物一码”数字化营销系统搜集消费者数据。
为此,近日官栈与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进行了全球花胶溯源体系建设战略合作签约,共同推进完善鱼胶行业高品质溯源体系建设、鱼胶行业标准体系、科研技术与鱼胶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鱼胶产业全产业链智库等工作。
花胶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品类的产业基础还不完善。受限于原材料的稀缺性和地域性,花胶以初级农产品和贸易的方式流通在市场上,传统食材以干货为主,行业标准缺乏,市面上的产品真假、优劣难辨。作为即食花胶品类的开创者、中式新滋补领域的领先企业,官栈早就严格执行“一物一码”,消费者扫描溯源码即可查询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次、产品产地、配料信息等。建设完善的溯源体系,是官栈对提升自身产业链能力的高要求,也是为用户提供高价值产品,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一步。
此外,《基于电商销售花胶制品的优质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也在会上正式立项。该标准由官栈发起,中国标准化协会安全健康消费工作委员会联合三一五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公司、部分省市消费者协会(委员会)以及有关电子商务平台、直播电商平台、花胶制品生产者及经营者等多家单位联合制定。这一标准的立项,将有助于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促进花胶行业健康、有序、良性的发展。
共同优化海洋经济产业链
要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滋补需求,就必须要重塑产业链。
所谓产业链建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源头直采;中游各花胶品牌商将会根据公司产品检验标准,从供应商的选择、验厂、抽样检验、出厂检验等环节把控产品质量;在产业链下游,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打通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花胶品牌商可以以消费者实际需求为指导,减少滞销商品生产,同时也可以精准地对接消费者,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
为此,官栈主导设计了整个花胶的产业供应链,建立了从鱼种管理、到上岸宰杀、到切割选材、到急冻去腥、到配方加工、到杀菌固型、到冷链交付的全链路标准体系,并投建8000平方米的自有综合工厂。
未来,作为海洋经济产业链上的一环,官栈计划协同产业上游企业,联动科研机构,共同深耕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为此,官栈日前宣布与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联合打造“花胶鱼种溯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基地”,计划在优质花胶鱼品种溯源和挖掘、花胶鱼种的综合利用和加工工艺开发、优质花胶鱼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科研成果在广东汕尾落地,共同推进花胶鱼种的产业化关键问题的解决。
三家单位的携手,将各自发挥优势,打通从终端用户鱼胶消费需求、产业向基础研究与上游养殖和开发能力之间的链路,为种业振兴和推进高经济价值鱼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
陈晓旭表示,随着鱼胶市场的不断扩大,需要不断完善相关产品评价标准,从而促进鱼胶产品品质提升,鱼胶产业理性发展。鱼胶产业是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一部分,与海洋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紧密联系,亟需科技创新推动其发展。
责任编辑:公培佳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54)
上一篇: 下旬煤市或者将迎去拐面
下一篇: 7月内受古能源煤价钱环比略涨0.05%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地震致土耳其伊斯肯德伦港停摆:集装箱倒塌、大量船舶等待,全球贸易影响几何
- 哈尔滨冰雪经济热起来:春节游客量大涨,订房价格翻了2.5倍|新春走基层
- 京津冀一体化又有新进展!看病“一卡通行”,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 直击北京年后招聘现场:线下招聘火爆,宣传单都不够用了
- 产量迈上了2000万吨台阶后,大豆收购价高开低走,后市如何?
- 12月制造业PMI创新低,疫情冲击正在见底|快讯
- 中国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总理记者会为就业“开药方”|聚焦2023全国两会
- 制造业非制造业双回暖!1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快讯
- 生态环境部:2022年办理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 “双碳”连续两年成最受关注议题|快讯
- “三孩”可领18000元!沈阳开始发放育儿津贴,除了“发钱”还能如何鼓励生育?
-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重回民政部|聚焦2023全国两会
- 一个月三次聚焦风电能源建设,西部将迎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下一步将瞄准哪些地区?
- 猪价低迷为何龙头猪企却加速出栏?未来猪价要靠消费支持
- “一带一路”十年硕果累累,多方呼吁加强数字化合作|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 桑百川:建议放开海南岛内免税政策|快讯
- “发1度亏1度”价格倒挂!央企煤电企业不惜成本,去年累计发电5.1万亿千瓦时
- 又见“抢票大战”!直击疫情三年后的首个春运:没什么能挡住回家的脚步
- 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继续扩大,种业龙头企业机会来了
- 北京通报四家碳核查机构报告被退回,碳数据核查“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环保利剑
- 调查!新希望超12亿元资产减值计提为哪般?公司回应“有助于公司轻装上阵”|财务异动透视镜
- 这家企业“碰瓷”4家央企2家国字头基金,多家央企下场打假
- 中国和印度贡献全球增长的一半:亚洲经济体2023年加权GDP增长率或达4.5% |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 开年建设起跑!北京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多位于发展新区,总投资超420亿元
- 人社部:人口负增长不影响劳动力供给,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快讯
- 鼓励煤炭供应企业积极响应化肥生产企业需求,发改委力促春耕化肥保供稳价
- 陈文玲:中国全面结构转型拉开大幕|快讯
- 鸡蛋市场调查:连降六周后蛋价悄悄“抬头”,未来还会不会有过山车?
- 吴晓求:过度金融化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 50天超百万人次出入境,广深港高铁加开跨境列车12.5对|快讯
- 税务总局:前2月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3月增长17.9%|快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香港澳门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可抵扣个税!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至7项
- 年后各地“抢人大战”正酣,多地大手笔包机包车跨省招工
- 成都跻身“2万亿俱乐部”剑指大都市,下一个是谁|万亿俱乐部猜想
- 消费回暖!3月同比增长10.6%|快讯
- 2月PMI52.6%,制造业景气继续回暖|快讯
- 新零售业的中场战事:消费复苏下加速布局,中国品牌颠覆全球零售格局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需要倍加努力
- 以技术破局!高新技术成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经之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相比GDP老百姓更在乎身边具体事
- 央企整合开年好戏连台!涉及医疗、军工、新能源多个领域
- 消费回暖竞争加剧,饮料赛道行业巨头创新谋变
-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今年上海国企改革这么干!
-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全部公开,整改进度达60%|快讯
- 逐月向好!一季度进出口增长4.8%|快讯
- 亮相两会“部长通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为何再提强化环评?|聚焦2023全国两会
- 来自漠河的60吨冻肉到广州了!铁路货运发力高标准运输体系
-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快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八个字概括中国经济前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 元旦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预计最高峰发送旅客500万人次|快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美可以合作,中美应该合作
- 出远门的人多了!一季度铁路客运同比增长66%,货运屡创新高|“经济复苏”调研行
- 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任重道远,金融如何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护航?|“经济复苏”调研行
- 扩内需成效初显!前两月投资消费回暖明显|快讯
- 累计发送旅客3.48亿人次!铁路春运正式收官|快讯
- 2月制造业PMI升至10年新高,地产基建加速回暖
- 住建部定调2023楼市:“预售制”未一刀切取消,防“金蝉脱壳”,投机炒房仍将严控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增不会减
- 彭华岗明确国企改革新方向:下一步重点打造现代新国企|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信部鼓励工业大省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