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 地月之间架起新“鹊桥”

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 地月之间架起新“鹊桥”

2025-04-03 15:00:08 [哲学思考] 来源:新闻时评网

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 

地月之间架起新“鹊桥”(科技自立自强)  

核心阅读

3月20日8时31分,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升空,探月开启奔月之旅。工程作为我国发射的期开启新第二颗在地球轨道以外的专用中继星,鹊桥二号将为正在运行的征程之间嫦娥四号和即将开展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地月嫦娥八号等探月工程四期任务,架起在地月之间架起一座新的鹊桥通信桥梁。


3月20日8时31分,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工程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工程四期后续任务的期开启新“关键一环”,将架设地月新“鹊桥”,征程之间为嫦娥四号、地月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架起

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42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中继星太阳翼和中继通信天线相继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座新“鹊桥”有何不同?未来将发挥什么作用?探月工程四期后续如何开展?

地月通信功能更广、性能更强

“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实施的‘关键一环’,将起到通信枢纽的作用。”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表示,此次鹊桥二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精准控制,为后续执行一系列飞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何要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

专家表示,由于月球始终有一面背对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这时就需要一颗中继星,为地面和月球探测器之间架起信息联通的桥梁。取名“鹊桥”,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解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

我国曾在2018年发射了首颗中继星“鹊桥”,为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中继通信。如今,“鹊桥”中继星已经在轨工作多年,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开展着陆探测以及采样的地点主要位于月球南极和月球背面地区,因此需要功能更广、性能更强的中继星,架设起月球对地球新的‘中继通信站’,解决月球背面探测器与地球间的通信和数传问题。”葛平表示。

根据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的需要,科研人员对鹊桥二号中继星进行了攻关。与“鹊桥”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中继星技术创新更多、技术状态更多、功能更强、接口更为复杂、研制难度更高、任务时间跨度更大。此外,在实施中继通信任务之外,鹊桥二号还携带了多台科学载荷,将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次“奔月”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新一代中型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填补了我国3—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空白。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射也是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次奔赴地月转移轨道。

据介绍,研制团队根据多窗口多弹道、低空高速飞行剖面等任务需求,对火箭进行了设计改进和优化。

“此次我们为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量身定制了3项‘本领’——更完善的弹道设计、更灵活的主动滚转技术和更安全的热防护措施。”火箭研制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介绍,作为一颗环月卫星,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发射窗口为“月窗口”,即一个月只有几天的时间。火箭研制团队从第一窗口开始,设计了连续3天、每天2条共计6条弹道,确保卫星在多种情况下都能顺利出发、安全抵达。

此外,为了应对高空风对火箭发射的影响,研制团队在使用自主抗干扰控制技术等成熟方法之外,还为这次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增加了自动滚转减载技术,使火箭用更稳定的优势面来应对高空风,通过自身的旋转抵消掉高空风的影响。

与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擅长执行的太阳同步轨道任务相比,地月转移轨道的入轨高度更低、火箭飞行速度更快。当火箭高速穿越大气层时,箭体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温度更高,端头和前锥首当其冲。为此,火箭研制团队为火箭多“穿”了一层热防护涂层,火箭重点部位增加了厚度,更能适应地月转移轨道的严酷条件。

嫦娥六号将于上半年择机发射

“发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需要进行轨道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等一系列重要动作。”葛平介绍,鹊桥二号中继星调整进入24小时周期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后,将与嫦娥四号进行在轨对通测试,与嫦娥六号进行天地对通测试,验证它们天地联合工作的协调性、匹配性,判定鹊桥二号中继星是否具备支持嫦娥六号实施月背采样返回的能力。

嫦娥六号将于今年上半年择机发射。对于嫦娥六号即将开展的月背采样返回任务,专家表示,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以期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任务实现采样返回后,科学家将对月球背面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等,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当前,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世界主要航天国家都在积极开展探月活动。葛平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向来重视国际合作,中国探月的合作之门始终敞开,这在以往的探月工程任务中已有很多生动案例和共赢成果。中国已向国际开放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申请,后续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相关任务也将面向世界公开征集合作方案。

据了解,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载荷和卫星项目。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希望更多国际伙伴加入,共同拓展人类认知疆域,为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链接

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哪些任务?

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于2021年12月获批实施,由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4次任务组成。其中嫦娥四号已于2018年12月发射,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嫦娥六号将于今年上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等任务。

本报记者 冯华 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情感故事)

推荐文章
  • 北圆暴雨 北边下温 市场坚持场所时事或者有修正

    北圆暴雨 北边下温 市场坚持场所时事或者有修正 回念往年上半年,国内煤冰提供牢靠删减。两季度,受疫情影响、财富用电复原逐渐,叠减电厂机组春天魔难等成份影响,内天天域煤冰需供低迷,电厂战两港库存逐渐堆散。六月下旬匹里劈头,疫情缓解叠减季候性斲丧删减, ...[详细]
  • 法国“电池谷”期待对华新能源合作

    法国“电池谷”期待对华新能源合作 在法国北部上法兰西大区正在建设中的“电池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参与备受关注。接受采访的法国车企高管、地方招商机构、相关学者表示,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真正的领先地位,法国业界期待 ...[详细]
  •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南繁新图景观察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南繁新图景观察 新华社海口3月3日电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南繁新图景观察新华社记者柳昌林、罗江、王军锋人勤春来早,海南三亚正值南繁育种农忙季。在位于崖州区的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里,农作物交织出多彩田园画 ...[详细]
  • 厦门​地铁站外共享单车拦路怎么办 市民支招

    厦门​地铁站外共享单车拦路怎么办 市民支招 地铁站外共享单车拦路怎么办?市民支招:规划“港湾式”停放区目前,地铁2号线沿线站点附近共享单车停放区正在规划中厦门日报讯记者 卢剑豪)厦门进入双地铁时代,不少市民选择&ldqu ...[详细]
  • 国家去世少鼎新委赴重面煤冰产销省份睁开真天调研

    国家去世少鼎新委赴重面煤冰产销省份睁开真天调研 为阐收研判迎峰度夏时期煤冰市场战价钱模式,体味煤冰价钱调控监管政策施止情景,国家去世少鼎新委价钱司会同价钱认证中间、价钱老本查问制访中间派出多个专项工做组,分赴部份重面煤冰产销省份睁开真天调研。 ...[详细]
  • 上海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

    上海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 记者3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上海为改善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条件,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在提升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解野生动物、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来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华漕 ...[详细]
  • 留抵退税“发红包” 213家厦企享30亿元

    留抵退税“发红包” 213家厦企享30亿元 东南网1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肖雨 琳芬)昨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厦门213户企业已享受留抵退税30.8亿元,有效盘活企业资金,助力厦门经济高质 ...[详细]
  • 厦门市人社局为企业集成发布六份政策指引

    厦门市人社局为企业集成发布六份政策指引 厦门市人社局为企业集成发布六份政策指引企业用工今后有了“参考书”海西晨报讯见习记者 张鑫惠)法律法规和政策太多,企业不好找,怎么办?来看“参考书”!昨日 ...[详细]
  • 央视散焦!内受古准格我旗齐力保障电煤提供晃动

    央视散焦!内受古准格我旗齐力保障电煤提供晃动 9月8日,央视13套《晨闻齐国》播出《能源企业齐力保障电煤提供晃动》,以准格我旗乌岱沟露天煤矿为例,提醉准格我旗能源企业齐力保障电煤提供晃动的社会启当。凭证国家收改委战自治区能源局要供,准格我旗煤冰企 ...[详细]
  • 集美大学招聘225名英才 安家费最高1000万

    集美大学招聘225名英才 安家费最高1000万 集美大学招聘225名英才 安家费最高1000万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林嫦)最高提供1000万元安家费及购房补贴,200万元年薪!今年,集美大学拟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225名,报名时间截 ...[详细]